一区二区三区国产V欧美_国产精品二区四区_亚洲欧美日韩国产一区二区三区_久久99久久99久久综合

當前位置: 網(wǎng)站首頁 / 德育工作 / 心理輔導 / 工作動態(tài)

我花了17年,用這種毒教育,把兒子養(yǎng)出了“抑郁癥”(轉(zhuǎn)載)

發(fā)布時間:2020-01-15 06:39 瀏覽:5839
【字體大?。?a href="javascript:doZoom(20)">大

最近發(fā)了一些孩子自殺的新聞,免不了收到這樣的評論:


現(xiàn)在的孩子太脆弱了!

我們小時候不也被打被罵過來的,現(xiàn)在不也好好的?

就是該給孩子挫折教育,不然以后被社會教育!


其實,這些父母都錯了。


他們眼中的挫折教育不是教育,是孩子受到的創(chuàng)傷。


真正的挫折教育不是給孩子挫折,而是教孩子如何面對挫折。


作者 | 劉純婷

來源 | 曾奇峰心理工作室(ID:zqfxlgzs



從小實施挫折教育,
他怎么就抑郁癥了?

他是我的學生家長,50歲上下,男性,企業(yè)家。

有家有產(chǎn),唯一希望兒子能學業(yè)有成,子承父業(yè)。

他兒子,17歲,高二,一米八的高個子,佝僂著肩膀,縮著腦袋,整天昏昏沉沉,只想睡覺,沒有動力做任何事情,成績一塌糊涂。去精神病院診斷為抑郁癥。

他覺得不可思議,自己如此的努力,才能有今天這番作為,自己這么好的榜樣,孩子為什么沒有學到一點。

而且他對孩子,一直要求很高。孩子怎么會變成這樣,百思不得其解。

他說就怕孩子,從小嬌生慣養(yǎng),游手好閑,不知道上進,所以從小就要求嚴格,給他挫折教育,訓練他的抗挫力。

沒想到,這孩子這么不成器。


我問他,你是怎么訓練他的抗挫力?怎么給他挫折教育?

他說家里條件不錯,擔心孩子養(yǎng)成花錢大手大腳的壞習慣,所以盡量要少滿足他,不能要什么給什么;

真要給他,也需要答應(yīng)一些條件,才可以得到他想要的東西,小學畢業(yè)之前,幾乎不給他任何零花錢。


如果做事情做得好,學習學的好,也要少表揚,怕他驕傲。

如果為了一點小成績驕傲,我會提醒他,不值得驕傲。還給他找出了很多同齡身上值得學習的地方,幫他去發(fā)現(xiàn)分析別人的優(yōu)點。

看電視,玩電子產(chǎn)品,交朋友我們都控制的很嚴格,怕他沾染不好的習氣;
外出都是媽媽陪著;
作息表,都是我們幫他制定好。

我們真的為他的教育付出了很多的心血,所以目前這種狀況,我真的接受不了,這個孩子太讓我失望了,太不爭氣了。

我覺得他那個抑郁癥是假的,只是為了偷懶。


這不是挫折教育,
這是創(chuàng)傷

我說,你這不是挫折教育,你是直接把他打趴了。

你可能對挫折教育有誤會。

讓孩子在關(guān)系中受挫,被貶低,讓他不能輕易得到自己想要的,讓他覺得自己不好,不自由,不值得被信任,不值得被欣賞。


這并不是挫折教育。

這就是挫折,就是創(chuàng)傷。它的作用,就是讓人備受打擊。以后要花很多時間來修復。

我實在想不出這有什么積極性可言,也不知道這哪里能提高挫商,怎么就有教育意義了?

如果你愛的人天天打擊你,你想要什么他能給,但是他就是不給;
你做的再好,也不能得到表揚;
他總是拿你和別人比較,你做什么都要在他的嚴格控制之下。

你會覺得這個人是在給你挫折教育,然后你會變得特別承受挫折,特別積極向上嗎?

你會讓他滾遠一點,如果你沒有受虐傾向的話。

因為和這種人在一起,我們感覺非常不好。

我們覺得自己一無是處,我們產(chǎn)生深深的無力感和挫敗感。


很多父母都不能消受一個春風得意的孩子

王爾德說:

“任何人都能對朋友的不幸報以同情,但是要消受一個春風得意的朋友,卻要非常優(yōu)良的天性?!?/span>

這句話放在父母和子女之間,也同樣適用。

很多父母都不能消受一個春風得意的孩子。

快樂是一種分離的力量,這會讓我們覺得對孩子失去掌控,覺得自己失去了作用,失去了父母的立場。


只有孩子問題一堆,愁眉苦臉,我們才能展現(xiàn)自己解決問題的能力,才能感受作為父母的殫精竭慮,才能體現(xiàn)自己的關(guān)心和支持。

我很認真地和他說,你沒有得到一個更壞的孩子,他只是在成全你作為一個父親的威望。

也許無論你怎么對他,他都覺得你是一個成功有能力的好父親。他會努力維持這個好的印象,為此他付出的代價也并不少。

他聽了,愣住了,表示很難消化我的話。

然后他不可置信地問我,難道都怪我嗎?是我做錯了嗎?

我說,也許你難以接受,但是你可以帶回去想一想。

我很想告訴他,或許一個辛苦創(chuàng)業(yè)的爸爸,內(nèi)心也想松懈,也想偷懶,想睡覺想休息,想什么都不做,這部分需求被他壓抑,投射給了孩子。

孩子接受了這種投射,他們之間完成了投射性認同。

我想這個內(nèi)容,對他來說更難以接受。


他不愿意去恨父母,所以他恨自己

費爾貝恩說,兒童受到父母不好的對待時,為了維持父母是好的這種意象,會傾向認為自己不好。

因為我不好,所以父母怎么對待我,怎么要求我,都是可以原諒的,因為父母是好的。

孩子為什么會抑郁,因為他不愿意去面對另外一個現(xiàn)實:

可能我是好的,值得被好的對待,所以是我父母做錯了。

如果是父母做錯了,意味著他內(nèi)心構(gòu)建的理想化父母意象破滅,意味著他要面對理想客體的喪失,這是很痛苦的事情。

為了不面對這些,他會一直認為,是自己不好,自己是壞的,自己得到的一切不好對待,都是有原因的。

他不愿意去恨父母,所以他恨自己。

當我們?nèi)藶榻o孩子制造挫折,讓他覺得自己不配得到好的東西,讓他覺得自己不配得到表揚和肯定,不配得到愛,不配過的開心。

那我們?nèi)藶橹圃炝艘粋€,自卑、怯懦、郁郁寡歡的孩子。

可能這才是很多父母內(nèi)心深處的或者說潛意識里想要的孩子。

因為這樣的孩子看起來是那么需要父母的陪伴支持和照顧,有那么多的困難需要父母去擺平。

與其說這是挫折教育,不如說這是給孩子投毒。


什么是真正的挫折教育?

真正的挫折教育,是讓他在面對來自外界的競爭,壓力,失敗,挫折的時候,告訴他兩點:

一是,你會支持他,你會接納他不優(yōu)秀的那一面。

他可以脆弱,無助,告訴他這是我們生活的一部分,不要害怕我們做的不好,不必為此感到羞恥,但是我們要為此負責。

二是,告訴他要去和每一次失敗、教訓、挫折,建立正向的連接。

比如說挫折還有一種說法叫試錯,叫經(jīng)驗,要成長。

我們要把每一次挫折,變成我們的經(jīng)驗值,幫助我們下一次做的更好。


我們每個人的人生里,即使不需要父母任何人為的努力,都布滿了大量的挫折。

你歡不歡迎,挫折都會來。

我們希望看到的是,當挫折來臨的時候,孩子有面對挫折的勇氣,有把挫折轉(zhuǎn)化成經(jīng)驗的智慧,有可以用來消融逆境中負面情緒的能量。

孩子的勇氣、智慧、能量需要來自父母,但是很多孩子沒有得到這些,卻得到了大量來自父母的挫折。

當孩子表現(xiàn)不好時,他們不僅羞辱孩子的智商,甚至羞辱孩子的人格。

所以很多孩子,很早就開始覺得自己沒有優(yōu)點,沒有能力,做不好任何事情。

他們早早就喪失了抗挫折的能力,因為他們被父母打敗了。

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